好消息!好消息!
2020年第一季度“广东好人”名单公布
江门再添6位“广东好人”
他们分别是
?
助人为乐类(2名)
梁辉鹏 江门市消防救援支队河南消防站政府专职队员
罗世文 香港万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江门市新会区政协名誉主席
诚实守信类(1名)
郑祖生 江门市酒类行业协会会长
敬业奉献类(1名)
钟景良 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
孝老爱亲类(2名)
梁余钦 江门开平市大沙镇沃富富食二村村民
李雪云 江门台山市冲蒌镇竹湖村村民
事 迹 简 介
梁辉鹏

梁辉鹏,男,1991年生,江门市消防救援支队河南消防站政府专职队员。
2020年农历新年前夕,梁辉鹏原计划把在武汉的妻儿接回恩平大槐一起过春节。因为新冠肺炎疫情,1月23日,武汉封城了,梁辉鹏只能留在武汉过节。作为在职消防员,即便身在外地,“90后”的梁辉鹏尽显消防人担当,从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到参加由滞留武汉消防员组成的突击队;从自掏腰包购买500个口罩送给社区居民、为社区开展消杀工作,到作为突击队队员进驻隔离点,他毅然踏上了一线抗疫之路,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为武汉人民贡献了一份力量。
罗世文

罗世文,男,1946年生,香港万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。
罗世文先生,香港着名实业家、慈善家,新会区政协名誉主席。1984年创建香港万胜实业有限公司,1990年在新会圭峰山下创办万胜企业,现任江门万胜皮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。
罗世文先生秉承感恩奉献、回报社会的精神,用实际行动,体现企业家的良知和责任,发扬乐于助人、乐善好施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。多年来他一直热心支持慈善公益事业,如捐资筹建圭峰山风景名胜区纪念馆,大力支持城市文明建设。他创办的助学基金慈善会,截至2019年共资助了34名同学,助学金额达90.8万元。他关注民生,热心支持医疗建设事业,自2014年以来向医院捐赠了两台救护车和4台血透机,总价值165多万元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他履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,助力疫情防控工作,以江门市热心市民的名义,先后向蓬江区捐赠了口罩、消毒粉、酒精、测温枪、护目镜等重要物资11次、50批,并坚持做好事不留名。
郑祖生

郑祖生,男,1971年出生,江门市酒类行业协会会长。
23年前,郑祖生从潮汕大地来到江门,凭借着身上那股拼搏精神,以及诚信为本的经营之道,在五邑侨乡大地慢慢站稳脚跟,靠诚实守信把“生达行”这个品牌打造成行业翘楚,连续6年获得江门市税务局颁发“A级纳税人”称号。
作为江门市酒类行业协会会长,他带领整个酒类行业协会以诚实守信经营为根本,开展行内“酒类诚信经营示范单位”评选授牌、真假酒辨别活动等,有效促进了江门市酒类行业健康有序发展。担任会长6年来,郑祖生为打造江门放心酒市场而倾力奉献,将默默无名的江门市酒类行业协会建设成为行业组织的一面旗帜。
钟景良

钟景良,男,1986年生,新会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。
钟景良于2009年6月毕业于广东医学院(现广东医科大学)临床医学专业。2009年7月入职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, 一直从事临床一线工作,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,多次被医院评为医德医风优秀及工会积极分子。工作上精益求精,努力学习各项新技术,2012年因成功抢救重症河豚中毒患者,接受新会区电视台采访。
2020年2月9日,主动报名参加江门市首批援鄂治疗队,并担任江门队队长一职。在前线严格遵守纪律,服从安排,积极向党组织靠拢,2020年2月28日,在武汉庄严宣誓,火线入党。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休舱当天,即递交请战书,恳请指挥部分配新的任务,誓与湖北人民共进退。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工作期间,表现突出,被评为方舱医院“先进标兵”。2020年3月20日顺利带领首批援鄂15名队员平安、健康回到江门,做到零感染。2020年5月,被授予广东“最美科技工作者”荣誉称号。
梁余钦

梁余钦,男,1953年出生,开平市大沙镇沃富富食二村村民。
梁余钦1978年退伍复员回家,看到同村孤寡老人梁天宜一直未婚,无儿无女,视力残疾,便与妻子梁东祥商量将老人接回家住,义务赡养,无微不至地照顾,不求回报。梁天宜身体较差,每次生病,梁余钦夫妇就带他去看医生;老人没有工作能力,家里一贫如洗,甚至连床铺被褥都没有,梁余钦夫妇为其添置了生活用品;老人住的房子年久失修,在政府的资助下,梁余钦帮老人把房子盖好,资金不够就自掏腰包垫上,让老人住有所居。虽然与梁天宜没有血缘关系,但梁余钦夫妇和子孙都将老人视为一家人,儿女经常给钱给老人买东西,并教育小孩子管老人叫“阿公”,让单身几十年的梁天宜享尽“儿孙福”。
梁余钦继承了老一辈的善良和爱心,四十多年如一日地照顾非亲非故的同村五保老人梁天宜,这种不是亲情却超越亲情的关怀,赢得了村民的高度盛赞。
李雪云

李雪云,女,1970年出生,台山市冲蒌镇竹湖村村民。
厄运面前,有人选择逃避,有人选择坚强。台山市冲蒌镇竹湖村有这样一位妇女,在家婆中风瘫痪、丈夫和家公相继被病魔夺去生命等一连串的家庭变故下,始终没有向命运屈服,为破碎的家庭撑起了一片蓝天。
2002年,李雪云从广西嫁到台山市冲蒌镇竹湖月湖村,成为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。2008年,家婆不幸中风瘫痪,李雪云主动承担起照顾家婆的责任。2015年,一场突如其来的噩耗落到了李雪云身上,她的丈夫因病离世,家庭的经济重担落到了李雪云身上。后来,家公也因病去世,李雪云独自一人承担起照顾瘫痪的家婆和养育一双儿女的重担。在厄运面前,李雪云咬牙坚持着,克服重重困难,用打工的微薄薪酬支撑家庭生活,即使每天下班回到家已经疲惫不堪,但她却仍坚持给两个孩子检查作业、讲故事,给家婆清洗身体、上药、翻身。她默默无言操持着这个家,用柔弱的肩膀诠释了孝媳、贤妻和慈母的大爱情怀。